藝術家李俊峰談“社區/藝術”的邊界與張力

轉載自 Johorkini_16.2.2020


從2009年至2015年在香港經營社區藝術空間“活化廳”的藝術家李俊峰說,香港社區藝術的其中一個問題是走向中產化,參與者談寵物權益、談垃圾回收,但不談窮人問題。
他說,當媒體再現藝術家經營社區空間時,也很容易地簡化成社區人情味、藝術家關心社區,可是卻不會深入地去看社區裡頭的矛盾和經營者的無力感。
他舉例說,過去曾有位在街邊賣報紙的老婆婆被搶劫,登上報紙頭版,結果獲得許多人前來捐款,但捐款者並沒有去想,老婆婆之所以多年來都安然無事,是因為有對面的老店家在照應。
“為什麼後來老店家不在了呢?那是因為舊店重建被拆除了。發生老婆婆被搶這樣的個案時會引發大量的同情,可是當我們要去談反重建時卻是無人理會的。 ”
他認為經營社區不能夠避苦趨甜,只想建立同溫層。
李俊峰於13日晚上在柔南黃色行動小組和P320社區空間聯辦的“社區/藝術的邊界與張力:從香港的實踐經驗談起”座談會中,談到他過去經營的社區空間“活化廳”,這個空間的由來和他們的實踐。
他說,香港藝術發展理事會在前期曾給予活化廳資助,但不敷支出,藝術家們都是在極度自我剝削的情況下經營空間,而促使他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想把民主化帶入社區。
“當時的社會背景是香港經歷了保衛天星碼頭、保衛皇后碼頭等城市運動,民間開始出現城市規劃民主化、地產霸權等論述,我和其他推動活化廳的藝術家都相信,城市的規劃應有更多持份者的參與。”
活化廳口號是“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廳”,他們讓油麻地街坊使用空間中的資源,也辦過諸如“多多獎,小小賞”、“你肯學,我敢教”等活動活化社區。
“多多獎,小小賞”是個肯定街坊在某些方面的長處,頒獎給街坊的活動。而“你肯學,我敢教”則是讓街坊和藝術家互相學習各種知識或技能。
“活化廳的親和力相當強,街坊確實有把它當成是自己的廳。”
2013年香港藝發局停止給活化廳資源,幕後的藝術家們也各自面對不同的負擔,李俊峰繼續經營這空間至2015年,終宣告關閉空間。
異地經驗可互相參照借鑒
這場座談會是配合“自由Hi!香港社運小志展”而舉辦,座談會的回應人是文化工作者吳君儀。他說,與活化廳的情況不同,大馬的社區藝術計劃大多數是為了回應某個特定社會議題、某個抗爭而開始的,如蘇丹街社區藝術計劃。
“這類回應式的社區藝術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既沒有在抗爭中打贏,也沒有累積到經驗。”
他說,不管是社運或社區藝術方面,香港、台灣和馬來西亞之間都有許多可互相參照、借鑒的地方。吳君儀去年在台灣接觸到香港團體Zine Coop的小志展,覺得展出的作品可提供不同的視角讓人們去看待社會事件,因此協調把小志帶到馬來西亞展出。
在這之前,小志展已先後在吉隆坡和檳城的三個空間展出。展出的小誌中既有藝術工作者的作品,也有素人之作。
在談及香港的反送中抗爭運動時,李俊峰認為運動的最大驅力是民粹,許多言論偏向鼓動,真正討論社會問題來源的空間其實很缺乏,比如過去幾年香港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樓價上漲問題都很少人會去談。
他說,當有人嘗試去論述時則很容易會被標籤為左膠,被視為是破壞運動的分子,像李嘉誠這樣的富商反而被年輕人偶像化,成為運動的贏家。
作為參與運動的一分子,他不同意把問題二元簡化,將所有的香港問題都歸咎於中國大陸,如同小志展中的作品所呈現的,運動中有很多不同的層面和聲音,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我本身的立場是想在運動中找到進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