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信報,2009-12-09
要回顧今年位於上海街404號上海街視藝空間的前塵往事,不得不提五十一年前的一場大火,讀者或許摸不着頭腦,的確,這場火改變了上海街392至404號後來的命運。
話說1958年10月30日(星期四),起火地點為上海街400號地下,前舖是裕生鞋店,東主鄧寧,後舖設有製鞋工場,由另一老闆殷錦經營。當天下午5時左右,鞋店內製鞋工場工人以電油混合樹膠加熱,用土法煮膠,不知如何,電油突告燃着,其他工人見狀,以毛氈欲將火勢撲熄,但電油沾滿毛氈,助長火勢,瞬息間舖面火光熊熊,更波及隔鄰389號兆興文具店及402號瑞昌蔴雀館。當時正值吹乾燥北風,火燄繼續向南吞噬396號生隆泰香料紙號、394號馮百昌中和堂藥店及392號順利銅鐵店。樓上住客被火燄圍困,無法逃出,被迫走出騎樓,跳下街中,尚幸這列全是三層高木樓,加上消防員早張開帆布救生網,終把災民一一接住救出。不及半小時,已燒至通頂的394至402號五幢木樓,隆然一聲,全部塌下,碎石橫飛,消防員紛紛走避。一頭一尾的404號保齡堂熟藥店因處逆風,和392號順利銅鐵店同樣飽受水漬,卻未焚毀。至晚上11時,整場沖天大火始告完全撲熄。油蔴地街坊福利會各理事長在砵蘭街便以利會教堂辦理災民臨時登記,派發食物充飢,並將部分災民安排到彌敦道救世軍中央堂暫時收容。這場大火損失估計約50萬元,但無嚴重人命傷亡,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保和堂歷史逾85年
浩劫後的394至402號現場頓變頹垣敗瓦。1959年,這片如廢址般的地段重建,404及392號兩幢木樓雖未波及,亦一併拆卸,於1961年建成今天六層高的新樓宇。404號地下是保和堂熟藥店、402號是三陽南貨店、400號是李金蘭茶庄、398和396號是協大祥百貨、394號是美華理髮廳,至於392號,依舊是木樓時期的順利銅鐵店,七間地舖當中,只有保和堂和順利銅鐵是自置物業。1964年,400號李金蘭地舖易手,轉為人和悅酒庄,402號三陽南貨轉營為三陽茶餐廳,394號美華理髮廳亦改名為漢宮理髮廳。
論歷史悠久,以保和堂和順利銅鐵為最,如果不是結業,有超過八十五年歷史。1920年代,保和堂本位於上海街近熙龍里,1930年代遷往得如茶樓斜對面,創辦人是陳榮瑞,1961年購入上海街404號自用。順利銅鐵於1920年代已在上海街392號原址經營,創辦人是游壽。李金蘭茶庄早於1940年代店址位於上海街近窩打老道口,因拆樓才於1961年遷至上海街400號,短短經營四年,便由老牌酒庄人和悅接手。
1999年闢作視藝空間
人和悅分店遍布港九,如軒尼斯道、永樂街、上海街、南昌街、大埔道和蕪湖街,以鼓味人和酒最馳名,筆者對它當年一則廣告甚有印象:「今朝有酒今朝醉,得風流處且風流,萬事不如杯在手,有人和悅冇人愁。」將「人和悅」三字嵌入打油詩,令人會心微笑。至於前身為三陽南貨的三陽茶餐廳,兩店的東主同是陳時高先生,筆者與他熟稔,無所不談,他對國共歷史更如數家珍,待客如賓而面面俱圓,做生意確實有一手。
1980年代,除了392號外,其餘六幢樓宇,政府決定不予補地價,明明是自置物業的404號保和堂,變成要交租給政府,這項突如其來的政策,對一所百年老店確是一記沉重打擊。400號人和悅酒庄亦於後期購入自用,同樣變成租客。1990年代,政府向這六間地舖大幅加租金,竟達數萬元之巨,三間老店協太祥、人和悅、保和堂先後結業。2002年8月某個清晨,筆者如常往三陽茶餐廳吃早餐,看見鐵閘貼上「內部裝修」啟示,恍然大悟,原來連三陽也黯然結業了。今天,只餘394號漢宮理髮廳獨自苦撑了四十五年,勇氣可嘉,這幾年眼見理髮生意每況愈下,欲向府府提出減租,政府不肯,漢宮東主唯有把店內閣樓部分交還給政府,以減輕租金皮費,雖然做生意的地方少了,總好過關門大吉。
1999年香港藝術發展局把404號保和堂原址闢作上海街視藝空間,以一個象徵式的超值價錢租予一些非牟利文化團體,定期舉辦展覽活動。而400號人和悅酒庄原址於1990年代改作香港聖樂團,起初筆者還以為香港聖樂團會在上址演奏美妙樂章,以饗街坊知音人,殊不知竟是終年關閉,荒廢政府產業,相比下,上海街視藝空間還有半點人氣。最近,得悉402號三陽茶餐廳原址亦將會有新的團體進駐,希望他們另有一番作為。政府當年瘋狂加租,把經營了數十載的老字號逼入死角,帶頭做了壞先例,今天的領匯,不過東施效顰。最終以賤價出讓給文化團體,做法本末倒置,為何不讓老字號一條可行的生路呢?
老店人情味濃厚
11月8日,首次踏足上海街視藝空間,參加一個名為「大俠與流行曲」的分享會,舊地重遊,百感交集。這所前身為保和堂熟藥店的老地方,確帶來筆者不少回憶,當年一列百子櫃,正是今天擺放珍藏品的位置,筆者坐在的一角,竟是昔日駐診藥店謝仲光中醫師為病人望、聞、問、切的墮落。依稀可辨的肥胖東主,笑容可掬,執了一帖苦口良藥,例必奉上嘉應子數包,那份濃厚的老店人情味,令筆者永誌不忘。當天分享會中,耳畔忽響起鄭少秋一闋「愛人結婚了」:「啊……一切難料,雖有舊情未忘……癡心往事不要想了!」筆者對歌詞另有體會:原本是自置的店舖,卻變了政府物業,最後結業以終,真是「一切難料」啊!
從10月24日開始,上海街視藝空間被改裝為活化廳,有一項活動叫「多多獎小小賞」,藉以表揚一些區內有特色的店舖,獲獎名單中不乏一些超逾六十年歷史的老字號,如:大德五金、萬祥銀器、真珍鏡器、炳記銅器、安昌汽燈及雙光電器。戰前,萬祥銀器、安昌汽燈均在介乎窩打老道與碧街的一段新填地街。
其實,回首今昔上海街,只剩下八間逾八十年歷史的老店至今仍在默默耕耘【表】。
雙光電器的店址百年不變,甚難得!當年它有一間姊妹店叫雙月電器,在上海街位元堂對面,惜已結業多年。安利銅鐵和廣生紙號因後人分支,分別易名為安利浩記銅鐵和廣生燊記紙號。「創業難,守業更難」,在昂貴租金打擊下而能克紹箕裘,守住百年祖業,那份耐力、韌力、魄力、毅力,談何容易。一塊封塵的金漆招牌,見證上海街如煙興衰。夕陽殘照下,掩映着老東主、老伙記及一班熟客的賓主情,惠顧發客,商譽交情,長流細水,是今天連鎖店身上找不着的。謹向老字號每代相傳薪火,衷心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