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評論及研究 Bibliographies

 相關出版:

湯映彤、陳秉鳳、葉浩麟(編),2019,彼此彼此──社群/社區藝術訪談記事(連年表及附錄)》,香港:社群藝術網



研究論文(中文)

Researchs (Eng):


〉 
Woo Surman. 2022. Lost in Life, Politics and Art: A Case Study of Woofer Ten.




評論文章(中文):
李俊峰 .2017. 〈革命不是例外,而是日常。另還有…
高俊宏 . 2016. 街坊萬歲-油麻地上活化廳,《諸眾》
黃津珏. 2016. 道別活化廳,迎來更尖銳的公共藝術討論
李俊峰 . 2015. 假如「社區藝術」不是白幹一場──有關社區、藝術、與抗爭的幾點思考
李俊峰 . 2014. 真的有街坊嗎? — GGG展覽後小插曲的反思
李俊峰 . 2014. 我為什麼在「活化廳」攪駐場交流? ﹣﹣跨地域「藝術/行動者」連線的可能 
黃小燕. 2014. 共感藝術、共感社會 —— 熱眼旁觀的在地深耕:從「與社會交往的藝術」展談起
馮耀中 . 2013.「活化廳」作為⼀場理念聯合運動
馮耀中 . 2013. 與活化廳對話後的回響
劉建華 . 2013. 活化廳:社區,如我意識創意的話
李俊峰 . 2013. 從「一年起,兩年散」到「交個廳俾街坊」﹣活化廳
劉建華. 2012. 藝術連結社運的香港「行動」臨界點
張晴文. 2012. 藝術及其面對的現實--「B計畫」策展後記
高俊宏. 2012. 抽象機器與遊牧空間: 以香港「活化廳」為例
劉建華 , 2010.“活化廳”—— 究竟是不是“藝發局最後悔的決定!”?